2020年10月13日上午,2020年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系列学术论坛第九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杨圣敏教授作题为“在民族研究中如何贯彻铸牢共同体意识——以新疆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民族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主持,民族所各学科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报告会并作学术交流。
杨圣敏教授首先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背景,他指出,从2010年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这一表述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国际和国内两个发展大局密切相关。
在民族研究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杨圣敏教授结合个人研究的四个案例作了讲解与分析:(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基于维汉、藏汉民族关系的调查;(2)中华民族认同还是突厥民族认同——维吾尔与突厥的关系(以《突厥语词典》为案例);(3)用史实批判“疆独”的“复土主义”——新疆的土著居民问题;(4)国际视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坎儿井起源的研究与反对狭隘民族主义问题。他认为,在民族问题研究中,要避免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简单化,同时要有国际视野,反对狭隘民族中心主义和民粹主义,真正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良好形象。对有关民族问题的错误思想和观点要正本清源,勇于发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学术贡献。
王延中所长对杨圣敏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与杨圣敏教授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调查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