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田茂桥)“粮食播种面积较2021年增加11.39万亩。”“已收获夏粮19.26万亩、产量5.59万吨,分别占任务的100.05%、150.55%。”“已收获秋粮41.01万亩,预计收获51.24万亩、产量16.55万吨,均超任务目标数。”……
9月底,松桃自治县官方发布一组数据,交出该县2022年粮食安全工作实现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成绩单。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把粮食安全纳入专项监督,组成专项监督组,以“室组地”联动方式构建起立体监督网络,整合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和调动村级民生监督员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围绕“旱改水”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抗大旱保秋粮等内容展开专项督查。
为确保田有所耕、地有所种。该县纪委监委采取“监督+整改+‘回头看’+再监督”的模式,派出粮食安全专项监督组,盯紧农村“土地撂荒”和“旱田变水田”等土地整治工作,积极展开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耕地撂荒问题监督整改,建立问题和整改“两本台账”,并适时开展“回头看”,跟踪督促各级各部门守好良田管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田”。
粮食种下了,保收是关键。该县今年遭遇严重旱灾,旱情持续近4个月之久。如何在大旱之年保住粮食不减产?该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立体监督力量,对全县27个乡镇和缺水严重的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紧盯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机构以及乡镇属地管理“两个责任”,最大限度减少旱情造成的损失,坚决守住人畜饮水和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关系民生福祉,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不会放松监督,必须牢牢守住这条底线。”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