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马讯 (记者/廖庆凌 通讯员/张林芳)“以后我们有河水灌溉种地,不再是望天吃饭了。”日前,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友村村民马瑞生高兴地说。
弄友村地处大石山区深处,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基本属于“靠天吃饭”,不少村民因此把土地丢荒,外出打工。今年以来,巴马全面实施“旱改水”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把小块变大块、坡地变平地、旱地变水田,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弄友村“旱改水”项目施工现场,数台挖掘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平整地块、开挖沟渠,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该村党支部书记罗有县介绍,该村共有670亩土地要进行两期的综合整治,第一期350亩,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配套设施工作。第二期320亩,已经完成土地勾画测量工作。
据了解,巴马的“旱改水”项目从9月初全面动工,涉及5个乡镇。截至目前,已动工实施2370余亩,有2180余户村民获得流转租金,数额达800余万元,顺利盘活了全县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