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宛霖) 1月9日,由广西民族出版社主办、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协办的“守望·创新·分享——《民族教育研究丛书》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民族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促进民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族教育研究丛书》是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钟海青带领研究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钟海青表示,民族教育和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是广西民族大学一直关注的学科领域,尤其是教育部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区位优势,重点聚焦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产出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生成了一批咨政报告,形成了独有的学科特色。
此套丛书的3位作者作交流发言。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周丽华分享了写作《广西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研究》的心得感受,并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教师支持政策体系的法治化、科学化建设过程。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雷湘竹分享了在民族地区调研时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以及运用多学科理论交叉的研究思路进行学术探索的经历。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瑜关注到广西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与学业发展,探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等议题。
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石朝雄表示,《民族教育研究丛书》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广西的民族教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广西乃至全国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出版社要加强与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一线专家学者的联系,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