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风力发电。(关岭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漫山遍野的关岭牛。(关岭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张赛 胡玉山

2023是拼搏奋斗的一年!一年来,关岭自治县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聚焦安顺市委“1558”发展思路和县委“三县一中心”和“工业双百”发展目标,全力学思想、谋发展、守底线、保民生、促团结、强党建,推进关岭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4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新的一年,关岭将以“起步就是冲刺 开局就是决战”的拼搏意识,昂扬奋斗姿态、践行实干之风,争取新的更大成效。

产业发展更有质量

关岭自治县的上关镇盛产芒果,花江镇盛产火龙果,其中大果、中果能够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但小果因个头较小、果形较差难以售出,每年都会造成一定损失,随着贵州岭航水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落地运营,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近日,在位于关岭自治县上关镇的贵州岭航水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个新鲜的水果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漂烫护色、鼓泡等工序后,进入零下40℃的冷库冷冻2小时,再送入冻干机中加工28至30小时,最后进行杀菌、包装,成为合格的水果冻干产品。

该公司董事长杨靖介绍,贵州岭航水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802.5万元,其中包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帮扶资金486万元,建有650平方米的水果冻干片深加工净化车间、冻干片生产线及配套蓄水池、污水处理池等设施。2023年6月以来,公司先后生产了关岭当地的芒果10万斤、火龙果10余万斤,还有周边其他县区的黄桃、百香果、苹果、刺梨、小金橘等水果数万斤。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40余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大量临时务工岗位。公司2024年将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扩大经营范围,进驻各大电商平台,全力做好市场、品牌和口碑,预计每个水果单品都生产10万斤以上,力争实现年产值上千万元。

一业兴,百业旺,产业发展有“质量”。

回望2023年,关岭自治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产业作为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来抓,在守住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关岭牛荣获第106届美国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招牌,狠抓关岭牛产业全链条建设。2023年1至9月,全县牛存栏13.96万头、综合产值9.69亿元。依托水、风、光等资源禀赋,狠抓清洁能源产业全链条建设,累计建成清洁能源电站20座,总装机1234万千瓦。围绕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峡谷大桥等旅游资源,焦聚“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狠抓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着力打好“桥旅融合牌”“化石国际牌”“中医康旅牌”“文旅融合牌”“特色美食牌”,成功培育3A级以上旅游景区12家。依托中医药文化资源,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七届夏季峰会关岭分论坛、云贵高原道地药材关岭集散中心开市暨中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中药材综合产值实现5亿元。

2023年,关岭自治县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前三季度,关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9亿元,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8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8亿元,同比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56.62亿元,同比增长5.3%。

经济发展更有“活力”

“我们公司只销售淫羊藿这味药材,一年大概销售1000吨,能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年产值6000多万元。”2023年12月27日,记者走进关岭自治县工业园区大健康食药园贵州大正方合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将中药材打包。该公司综合部经理牟玉芬对公司2023年取得的成绩很满意。

牟玉芬介绍,公司看中关岭的中药材产业集聚效应优势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在关岭投资兴业,10月正式投产,企业订单很多,带动长期工人40余人,临时工人60余人。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关岭按照“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要求,突出该县特色,准确定位产业发展重点的方向,分类、分层、分级错位发展首位产业。建设了以特色轻工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布局的关岭大健康食药园;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布局的关岭建材园;以特色轻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布局的关岭自治县关花大道综合产业园,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平台支撑上实现了突破。从投资上看,2023年1月-11月,关岭全县在库工业项目26个,完成投资25.09亿元,增速187.6%,工业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现代能源产业引领明显,医药及旅游食品产业发展稳定,工业发展后劲十足。

展望2024年,关岭将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扩总量、优存量、强质量,持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错位打造首位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新型产业,健全补强全产业链,持续抓好水、风、光等清洁能源支柱产业,奋力推动全县新型工业化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迈进。

聚焦项目投资,做强发展引擎。谋划项目280个以上,总投资超180亿元,完善项目手续,提升项目的成熟度,全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县领导包保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力度,集中攻坚项目建设难题,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2023年获批的6个清洁能源和2个抽水储能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戈林水库、大湾区冷链物流设施、映山湖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稳住投资基本盘。强化招商引资,聚焦服务市场主体,不断做优营商环境,围绕桥旅融合、中药材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4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到位资金占比56%,新引进优强企业13家以上。 

聚焦工业经济,做强发展引擎。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服务企业“四到”的要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对44户规上企业分类施策,针对停减产企业制定纾困措施,全力推动复产;召开建材制造业产销对接会,拓宽企业市场销路,尽快实现达产满产,全面释放存量企业产能。培育增量。统筹推进中广核、盘江煤电等已获批的23个清洁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支持黔药源、椒丰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力争全年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户,完成工业产值17亿元。

聚焦农业巩固,夯实发展基础。围绕“2+N”特色优势产业,关岭全力抓好关岭牛、中药材一二三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关岭牛方面,持续深化与黄牛集团、黔牛公司等优强企业合作,重点加快关岭牛种质资源项目建设,谋划建设以关岭为核心、覆盖北盘江流域的关岭牛交易集散中心,实现肉牛存栏16万头,出栏5.4万头,牛肉产量7000吨,综合产值40亿元以上。中医药方面,大力建设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县,打响贵州黄果树森林医养基地“金”字品牌,着力做大云贵高原道地药材关岭集散中心,推动“医、养、旅、文、体”融合发展。同时,坚决扛起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 

聚焦文旅消费,释放发展活力。全力以赴将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和国家级地质公园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串好九仙洞天、冰雪小镇、坝陵河大桥等旅游“珍珠”的项链,推进中药材集散中心、黄果树森林康养基地等中医康养业态发展;聚焦项目做优品牌。用好安顺“21℃的城市,360度的人生”城市IP,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持续发力,加快老高寨民宿、关花大酒店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不断做强关岭特色旅游品牌。聚焦消费提振活力,推进惠企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组织汽车、大型商超等零售业开展促销活动,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加快发展,促进消费全面复苏。

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有了这个篮球场,大家闲暇时候可以来锻炼一下,放松自己。”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居民谢忠孝表示。

近日,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D区新建的3人制篮球场通过省体育局的安全检查评估,正式投入使用。这个新篮球场的建成,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活动。

“农体工程更新维护5个,建设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3个”是关岭自治县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2023年以来,关岭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落地,民生实事任务超额完成。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关岭自治县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坚持绿色发展,完成综合治理石漠化11万亩,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8.45万亩,被评为全省唯一一个南方典型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防控实现了“以产治草”的新突破,经验做法在国家农业农村部推广。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N”示范小城镇镇村联动覆盖率75.6%,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2.7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11.02万人,城镇化率39.01%。“四改”任务基本完成,城镇承载能力、集聚能力、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宜居宜业新名片更加亮丽。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和提高教育水平保障。2023年以来,完成“安心干”市级下达任务数的108.44%,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带动脱贫户、搬迁户劳动力就近就业6149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增学位2850个,入学率99.14%。聚焦政治领域、安全生产、债务风险、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生态环保、意识形态等工作,强化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整治,守住了安全稳定的底线。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红利”目标不动摇。关岭自治县内有跨度“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坝陵河大桥、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关岭自治县已经成为黔中经济区的西部门户和贵州西南部重要的物流人流集散地。一年来的努力拼搏,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返回
顶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公众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