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三都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陈明珠 苏沛柔)新春将至,含有龙元素的马尾绣绣品热销市场,三都自治县的水族绣娘们正赶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这个龙身上有蓝色、粉色、黄色,眼睛用红色的绣线吧,鲜艳又喜庆……”1月20日,在三都中和镇巾帼手工坊,几个绣娘围坐一起,穿针引线、全神贯注,绣制间隙还商量怎么“画龙点睛”,绣出活灵活现的龙。

手工坊展柜里,摆放着各种含有龙元素的摆件、首饰、服饰等,绣品上的龙或盘卧云端,或与凤凰齐飞,或双龙戏珠。马尾绣独特的绣制方法,让绣品上的龙更显立体生动。

“我们接到很多关于‘龙元素’的订单,希望春节前能完成,挣很多钱,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过年。”中和镇巾帼手工坊负责人潘正永说。

潘正永是水族马尾绣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开设手工坊,召集身边更多的绣娘一起绣制马尾绣,增加收入。“从小我就喜欢马尾绣,现在跟着潘老师学马尾绣,一个月赚三四千块钱。”绣娘潘文柔说。

近年来,三都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公司+非遗人才+绣娘”的组织方式,推动马尾绣、蜡染工艺等民族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目前已带动全县3.7万余名水乡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返回
顶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公众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