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第六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合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2位参会代表进行研讨,近200位学界同仁线上参与。

开幕式由论坛筹备小组负责人孙嫱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致开幕辞,他向与会各方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谢伏瞻院长在院暑期专题研讨班上关于“十四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难点、机遇和挑战等问题的论述进行了分享,同时结合民族研究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为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孙嫱简要介绍了本届论坛的组织情况及安排。她指出论坛延续了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讨论这一核心理念,以此促进学科间交流对话,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四位主旨发言人分别从民族理论、民族语言学、民族史学和人类学的视角,紧紧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精彩论述。中央民族大学杨须爱《推进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报告指出费孝通当年提出的“历史上民族之间互相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很不够”这一问题仍适用于当下,接着分析了推进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并探讨了再生产及普及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的路径。中央民族大学戴红亮《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语言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报告则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视域背景,围绕语言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这一核心议题,针对当下中国语言政策和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看法。陕西师范大学王启明的《另类“改土归流”:乾隆年间清廷对吐鲁番札萨克旗调整考》一文利用满汉文资料,对乾隆年间清廷对吐鲁番扎萨克旗三大阶段调整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了重点考证,并认为清朝乾隆四十四年将吐鲁番西部从札萨克旗划归领队大臣直辖,是清代新疆最早之“改土归流”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嫱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互嵌社区建设:南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个案研究》一文以从新疆流动到河南省南阳市的从事玉石交易的少数民族群体为例,分析了维吾尔族在流入地与当地社会互动,形成互嵌式社区的动态演变过程,提出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非常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分议题讨论环节,与会青年学者分为12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语言多样性”“民族历史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往交流交融视角下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铸牢国家--民族认同的国外经验”6个议题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北京交通大学王凯丽的《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内在理路研究》一文提出在“两个大局”复杂交汇的时代境遇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民族政治演变发展规律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论断,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架构,并从内生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向度三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新疆大学蒋文静和祖力亚提·司马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层级及其关系研究》一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纵向结构层次及其关系进行了考察。作者从纵向结构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划分为基于自识性的族群意识、基于社会比较的他族意识及基于整体性的中华民族意识,认为三种层级的意识在生发、演变过程中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并提出三种意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一体共生”。西华师范大学陈坤的《从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看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一文对“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既有边界,又有着深刻内在逻辑联系的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且从多个角度探究了两者的关系,认为两者在新时期我国的民族政策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此外,与会学者们还针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象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内涵、历史使命与目标任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边疆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信息互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论题进行了阐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内蒙古大学朝克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层次结构中的连续性、多样性和亲昵性》一文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哈木尼干鄂温克人的民族分类实践分析,提出人们在微观层次中的亲昵性和归属感是通过支系、地方社会、民族等层次结构一直延伸到最宏观的民族国家层面,其中每个层次的情感归属和团结实践都很重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重要路径。云南大学杨丽玉的《边民证制度实践中的国民身份培育》一文认为边民证制度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之一,一方面规范了边境秩序,使得边民获得较多发展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边民逐步适应国家在场及其带来的便利,完成了以国民为主导的多重身份重塑。西南民族大学杨梅的《道路建设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一文阐述了1939年-1942年民国政府通过公路建设实现了物质和权力在凉山地区的全面嵌入,进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力量的共同推进下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塑和国家认同的建构。西藏日喀则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周国起的《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路径探究》一文则从西藏日喀则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实践出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路径进行了探究。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中央新疆办联络办的朱卫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魏霞还分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经验”“城市蒙古族的族群认同与族姓实践”进行了阐述。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语言多样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陈国玲的《语言接触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以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的语言调查为例,探讨了族群在多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态度及语言的功能演化,认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引发语言或深或浅的借鉴与融合,并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大学胡赣栋的《语言与课堂:新中国国家认同塑造机制与特征》一文重点梳理了1950年代普通话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并经由课堂教学塑造学生国家认同的机制和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赵妍的《基于语言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一文以新疆公职人员语文使用为例,通过对126个不同场域被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认为语言群体的属性差异会导致语言认同的差异,这对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产生一定影响。宁夏大学周永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语言融合、多样性的语言学典范》一文通过对我国回族“小儿经”中的字母?[?/g]进行溯源,发现“小儿经”从其产生和使用功能来说,是一种早期“汉语拼音”方案,而非文字,其作为回族经堂语小儿经文献中使用的拼音,载体是汉语和汉字,据此认为汉语拼音“小儿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语言融合、多样性的语言学的最直接体现。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王海波、米热古丽·黑力力还分别对“手机APP在国家通用语学习中的应用实践”、“古代维吾尔语硬颚鼻音[ń]及其历史演变”进行了阐述。

民族历史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兰州大学关楠楠的《20世纪中国民族通史撰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贡献》一文在叙述 20 世纪中国民族通史撰述的整体境况和旨趣的基础上,从中国民族通史对中国民族史与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历史的关系处理,以及史料来源、编撰形式等方面论述了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张伯国的《论乾隆帝严禁苦累回人思想与回疆国家认同之构建》一文依据《乾隆朝满文寄信档译编》等相关文献,探讨了乾隆帝严禁苦累回人思想的文本表述与内涵、思想根源及乾隆朝为贯彻严禁苦累回人思想,在慎选边臣、屡申官员廉洁德行、抑制伯克贪敛、规范办事大臣与伯克关系及严惩回疆官员贪腐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集中探究了严禁苦累回人思想实践与乾隆帝回疆国家认同之构建。四川大学李沛容的《“中华国民之一体”:民国时期任乃强的边疆民族观及其嬗变》一文运用“知识史”、“概念史”等方法,从个人生命史的视角,探讨了任乃强超越传统的“华夷秩序”观,以边疆民族为“主位”,重新思考边疆民族与近代民族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中华国民之一体”内涵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珊的《清代中越边界广南府夷人构成研究》一文根据《云南通志》、《广南府志》、《皇清职贡图》、《伯麟图说》等地方志与民族图册中对广南府夷人种类日益增多,分支名称愈加细化复杂的相关记载,分析了清代广南府多民族共生格局的产生,并认为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缩影与体现。此外,与会学者还针对“《西域番国志》中的明代西域多民族社会”“明代朝贡贸易与藏区社会经济变化”“清朝皇帝的‘金朝观’”“清朝统一新疆过程中的哈密回王及共同体意识塑造”“乾隆朝统治新疆的策略转变”“ 清代对东归土尔扈特的管理与认识”“清末平满汉畛域问题”“清代治藏视域下的藏北达木蒙古”“ 后赵石氏的先世攀附与正统建构”等论题进行了阐述。

交往交流交融视角下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吴良平的《接触机会、关系互嵌与民族团结的实证研究》一文通过对 6 所民族院校 72 个多民族班级 2500 余名大学生班内友谊网的调查,运用多层分析模型分析,发现中微观层次的族际接触机会增加对大学生友谊民族异质性、外群体交往和获得各类民族朋友均有正向效应,未来可继续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增加中微观情境的族际接触来促进高校个体族际社会关系互嵌的民族团结。中山大学叶建芳的《广西边境儒释道巫多元一体融合研究》一文以广西龙州县壮族丧葬仪式分析为例,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儒释道与地方民间信仰之间存在的相互共存、相互融合吸收、相互融合生成新的文化形态三种类型的分析,得出国家的力量在长期的历史中已强有力地渗入地方,同时地方文化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自信,双方相互包容,在一定的情况下合作、互嵌,从而实现了文化多元与一体的统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罗丹的《相际经营与结社之道:滇南梯田农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一文以滇南梯田农耕社会的田野为个案,认为多民族跨“相”经营的“三交”实践不但受传统文化、族群生境、制度设计三个“相”度的影响,还受族际“选择性亲和”逻辑的非线性影响,此为多民族在共生空间内较好解决公共资源配置与族群关系问题的重要基点。此外,与会学者还针对“汉藏交界地带的空间认知与文化交融”“贵州村落文化空间共享与民间权力互嵌”“广西蒲庙“圩”的隐性支配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大佤山文化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土族村落乡土景观与身份认同变迁”“藏区学校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广东传统醒狮的传承变迁与融合发展”等论题进行了阐述。

铸牢国家民族(state-nation)认同的国外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陈玉瑶的《法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及其“自我管理”模式》一文梳理了法国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区域及语言从拆分、衰落到最终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宪法承认的、有限的“自我管理”权利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央民族大学蓝蔚的《从差异中锻造国家认同》一文以美国两座不同性质的公共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为例,探讨博物馆分别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种不同立场及方式,通过各有侧重的展示策略,构建“合众为一”、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想象。四川大学励轩的《超越民族:对多民族国家“人民”话语的考察》一文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苏联/俄罗斯的话语体系,指出越来越多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其本身的结构、民族国家建构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出于遏制分离的工具主义需要,在认同建构上更倾向于使用具有多元一体性质的“人民”话语。内蒙古大学乌日格木乐的《从民族关系看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民族建构》一文则运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国家民族认同的建构博弈过程,并总结了哈萨克斯坦筑牢国家民族认同的经验与反思。此外,与会学者还针对“美国国家认同教育实践”“塞浦路斯民族共同体构建”“族源传说下的南亚梵文明化外之道”“纽芬兰华人的日常经济生活网络与中华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突尼斯阿马齐格服饰文化与族群边界”等论题进行了阐述。

会议还邀请了资深学术前辈在主旨发言和分议题讨论环节进行了精彩评议,与会青年学者均表示非常受益。论坛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教授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了论坛的组织工作和学术效果,认为本次论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交流深入。他指出,民族研究青年论坛是为全国民族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学习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期待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共同参与举办,不断提升民族研究青年论坛的影响力;期待更多青年学者积极参与,不断增进多学科交流和相互启发;期待学术前辈积极参会支持,指导和帮助青年学者成长,携手共创民族研究事业的美好未来。方勇书记的讲话,极大地鼓励了与会青年学者办好论坛、促进民族研究发展的信心。

未来民族研究青年论坛将紧密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更好发挥培养民族研究青年人才的平台作用,与学界同仁携手共创民族研究事业的美好未来。

返回
顶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公众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