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发展阶段,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新使命”为主题的中国民族研究社团2021年第二届联合学术大会在兰州大学成功召开。

图1 大会开幕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兰州大学领导主席台就座

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联合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承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代管的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突厥语研究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协办。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10个国家一级学术社团的近40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120人参加会议。 

图2 与会人员参加大会开幕式现场

联合学术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会长赵天晓主持,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教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会长王延中研究员作开幕式致辞。

图3 联合学术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会长赵天晓主持开幕式

马小洁书记在致辞中祝贺大会顺利召开,并对与会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此次会议由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立意高远,目标明确,充分体现了民族学界学者的觉悟和担当。衷心希望与会专家立足建党百年,开启“十四五”新起点,聚焦主题、加强交流、凝聚共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建言献策。

图4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教授致辞

温军副司长在致辞中代表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向长期支持和从事民族研究事业的领导、学者表示感谢。他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民族理论政策方面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是民族理论政策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家要精准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次原因,积极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

图5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致辞

王延中研究员在致辞中提出,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新使命”作为会议主题,积极探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积极作为,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新使命,就是要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构建更加符合新时代国情特点和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在建设目标方面,民族学与人类学要树立服务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自觉意识,努力成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学科。新时代民族学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界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新时代民族学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出新探索,以更好地体现新时代民族工作新要求。要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与多、共同与差异、一致与多样、民族与国家、现代化与汉化、融合与同化、公民义务与民族权利关系等一系列民族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理回答,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好学科支撑作用。

图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王延中研究员致辞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现存的民族学教学科研体系迫切需要改革。要解决民族学学科意识、学科属性不够明确、边界模糊、学科泛化等问题。要加强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融合发展,夯实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综合体系的基础,拓展研究领域和方向。不仅要把传统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研究推向新时代,还要把全国的各类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尤其把推动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健康发展纳入学科研究领域。在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今天,更要加重视海外民族问题的科学调查研究。同时,要加快民族学人类学二级学科体系及研究方向的科学设置,为新时代民族学长远发展和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体制保证与更大的资源保障。

新发展阶段要树立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发展主题,民族学人类学也需要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扎扎实实搞调研,精益求精做精品,努力扩大民族学人类学的应用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会主旨发言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丁赛研究员和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新教授主持。

图7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丁赛研究员主持主旨发言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王希恩作了题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建设理论”演讲。他认为,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讨论的学理基础是民族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进行民族建设的实践表现为三个方面,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华民族建设的“多元一体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民族建设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秘书长周少青作了题为“两个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演讲。他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内外种种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两个共同体理念为深受形形色色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困扰的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提供了镜鉴。

图8 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听取专家演讲现场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何明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使命与担当”演讲。他认为,新时代民族学人类学的责任在于,要生产有助于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新知识、生产有效促进“两个共同体”新思想、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民族学人类学工作者要秉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恪守探索真理、解释真问题、创造新知识的学者初心,遵循“从实求知”的学科定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王希隆作了题为“中华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演讲。他认为,新时代的民族学研究要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内在联系、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这三个问题。

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段超作了题为“中国民族史学科话语体系建构小议”演讲。他认为,中国民族史学科话语体系建构要坚持六大原则,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尊重历史事实;承续民族史话语体系建设的有益成果;话语体系建设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相结合。要在积极吸收我国民族史学科建设奠定的基础之上,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核心思想话语、族群观念演进话语、政治制度话语、民族和区域交往交流交融话语、中华民族凝聚力话语等方面的话语体系建设。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赵利生作了题为“文化互构论及其取向”演讲。他认为,当代是一个文化互构的时代,不同民族与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分化与整合,人的流动性空前增强。在互动中一体性将逐步增强,各民族、各地区共同或共通的文化将明显增加,发展和而不同的共同与共通文化成为必然趋势。就学科发展而言,民族学也在与社会学的结合中,在传统乡村社区研究基础上走向城市,走向各民族互动,尤其是中华民族建设的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张铁山作了题为“保护挖掘民族古籍,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演讲。他认为,各民族古籍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古籍的结晶,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记录。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未来我国民族古籍研究应该加强协调统筹、继续开展基础性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民族古籍的回归和利用,推进民族古籍数字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名誉会长黄行作了题为“新时代民族语文工作的导向分析”演讲。他认为,新时代我国政府在民族地区加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力度,是十分必要和效果显著的。我国主管民族语文工作部门对当前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是增强各民族“祖国认同、沟通交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和作用的定位,是全面准确的。

图9 主旨发言环节专家与提问者现场互动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那金华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的困惑与路径研究”演讲。她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存在理论系统诠释滞后、实践指导布局滞后、落地指导方案滞后、宣传教育布局滞后、等待观望心态突出等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鼓励先行先试、明确基本内涵要义、强化共享共建着力点。

内蒙古大学教授、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会长白音门德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的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的使命”演讲。他认为,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成立42年来,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语文政策,负责组织全国蒙古语文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祖国北部边境的安稳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将继续加强蒙古文研究,保持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开展跨界语言研究,维护国家语言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原副会长周庆生作了题为“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共同体”演讲。他阐释了通用语理念及类别、国家通用语言共同体的内涵与结构、国家通用语言共同体的外延等重要理论问题。

联合学术大会的总结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王锋研究员主持。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赵利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大会主旨发言结束后,9家学会分别召开了分论坛,各分论坛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各分论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新使命”这一主题,分别从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建设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与民族学人类学的新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百年历程、建党百年与西南民族研究、民族语言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使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背景下的中国突厥语族语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与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的新使命、后疫情时代欧美民族主义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史研究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图10 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分论坛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民族发展规律,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和民族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次大会在建党百年之际召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次会议发挥了凝聚民族研究学界共识的积极作用,大家通过热烈的学术讨论深化了对民族学人类学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在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要积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图11 参会人员合影

返回
顶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公众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