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9(04)
纳日碧力戈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摘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在于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于从民族共有、文化互联、命运相同中发现提炼和铸造重叠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建设。共同体意识不能靠少数民族单向铸牢,而是要靠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双向铸牢,不仅少数民族要认同多数民族,多数民族更要认同少数民族,共同认同新时代中华民族,彼此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形成富有活力、持续创新从而可持续的民族生态。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向认同;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17ZDA1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0AMZ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