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经验、示范全省”的做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依托云南省第四轮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西三镇呈现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做法
      (一)党建领航,坚定民族团结主心骨。西三镇把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一是夯实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重点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心同向推动创建工作出特色、见实效、上水平。二是加强思想引领。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纳入全镇各级党组织全覆盖学习的重要内容。2020年以来,镇党委会专题研究(学习)12次、镇党政班子联席会专题研究(学习)12次、“三会一课”集中学习36次、万名党员进党校和干部培训5期600余人次。三是健全完善机制。对标对表新的测评指标体系,修改完善《西三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自觉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定期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润心聚魂,奏响民族团结凝心曲。始终坚持培根铸魂,全面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全镇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同心同向。一是强化宣传教育。2020年以来,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个村(社区)实践站,8支各类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宣讲50场、受众6余万人次;在“西三神韵”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信息1000余条;46个大喇叭定期播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各类节日和文艺汇演50余场,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传承传统文化。坚持用文化培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合理布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展板、墙体文化,突出展示好中国结、刺绣、阿细跳月等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结合村庄特色建设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将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家风家训,“耕读传家”“邻里和睦”“忠恕孝悌廉”等传统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当中,在传承中实现保护。三是共学通用语言文字。以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抓手,推动公共场所“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把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纳入教育教学要求,大力推介普及共有文化符号,全镇10所小学和8所幼儿园全部通过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评估验收。
      (三)富裕同步,增强民族团结向心力。始终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一是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基调,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0.61元。2021年以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41个,启动4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可持续。与此同时,2023年,西三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为契机,启动特色民族文化主题街区、民族文化展示广场、甘思咪哚文化书吧、智慧文旅服务中心等建设,投入民族专项资金510万元,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西三镇民族文化主题街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优化集镇环境,提升集镇品位,增强集镇凝聚力,更好的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镇建设。二是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成效显著。抓实党员、村组干部、“明白人、带头人”、乡贤能人4支队伍培养,通过“走出去看经验、坐下来学技术、比一比争先进”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强村富民“田秀才”,全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以上,马龙社区依托农特产品分流中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以上。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紧扣绿美乡镇建设标准,科学谋划文旅设施、乡村旅游环线、产业配套等事关全镇发展的项目44个,投资1.29亿元,先后启动民族文化主题街区、民族文化体育公园、马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文旅项目,高标准推进“一园一镇一线”示范工程建设。
      (四)生态环保,同谱民族团结幸福曲。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绿美乡镇建设。一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工作责任,累计造林100亩,森林覆盖率达74.6%,完成国土绿化生态修复600余亩,义务植树10万余株,荣获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云南省旅游名村,成功申报4个省级森林乡村、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马龙社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二是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通过“美丽庭院”创建、卫生示范户评比等举措,引导群众保持家庭环境整洁、自觉净化村庄公共环境,凤凰、者衣、麟马、散坡4个村委会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可邑村被评为云南省绿美村庄。
      (五)深度交融,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坚持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巩固示范创建成效的根本途径,着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环境,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一是“三项行动”促融合。认真落实开展各民族青少年交流、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行动”,全镇10所中小幼学校全部实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2022年接待游客71.69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000余件。二是空间互嵌促融居。统筹乡村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营造环境氛围,全面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全镇各民族大杂居、大融合、互通婚,共居住、共学习、共生活、共劳动、共经商、共娱乐,能够亲密无间地交往、畅通无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实现了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和民族之间协调。三是文化互嵌促自信。在村(社区)、村小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举办摔跤、阿细跳月等各种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为契机,喜迎中外游客,全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四是经济互嵌促发展。以产业发展、外出务工、乡村旅游等形式促进各民族共同就业、共同劳动、共同增收,以全域旅游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创建锦屏山风景区、可邑小镇2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1个云南特色小镇(可邑小镇),202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0余万元。
      (六)共建共享,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聚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落实政策法规,全镇各族人民尊纪守法、和睦共处、安居乐业。一是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把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开展“进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的暖心工程,三年来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二是积极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始终坚决防范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宗教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民族宗教因素各种矛盾纠纷,实行“一周一分析、一月一排查、一事一化解”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多年来未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三是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配备网格员50名,将民族事务纳入网格化管理;综治、司法、公安、文广等站所(中心)组成联防联治合力,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22年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为98%,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深入人心。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拓宽党建引领民族工作之路。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在疫情防控、厕所革命、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等工作上冲在前头,作表率、当“头雁”,汇聚群众的力量攻坚克难,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民族团结氛围浓厚。目前,西三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7个,其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项目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6个。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省级3个、州级6个、市级12个,州、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各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5人,1个村寨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42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44户,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三)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衔接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围绕“屋子、院子、寨子、路子”,建设“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广场”,绘制“乡风文化墙”,实现了农村“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培育发展烤烟、蔬菜、万寿菊、百香果等特色产业,积极推广特色养殖业和“烟豆”“玉米向日葵”“玉米豆”等套种模式,促进西三镇各族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实现全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以上,马龙社区依托农特产品分流中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以上,切实解决村党组织无钱办事、带富能力弱的问题。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一切工作纳入党的指导及监督范围内,树立旗帜鲜明的发展导向,集中党员干部带头在前,确定“主心骨”,引领各民族群众参与,以党校、支部活动场所等为阵地,加强法律、有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知识学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坚持强化主人翁意识。深入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以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为契机,以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为动力,集中各民族群众在思想上贡献智慧,在行动上贡献力量,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彼此了解,以共同文化互通点为切入点,放大共同点,尊重差异,互相融入其中,体验不同文化美;在行动中互相扶持,共创住得舒服、彼此尊重的美好家园。
      (三)坚持强化产业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中,要把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有效衔接,发展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抓实当地特色产业培育,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等。鼓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特色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民族特色村寨,通过改圈、改厨、改厕,集中绿化、美化、亮化村镇环境,使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相促,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四)坚持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引领各民族群众从思想上戒掉“等靠要”想法,树立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认识,加强辖区内“明白人、带头人”事迹宣传,以身边的典型激发群众自力更生,推动全镇各族人民民族团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发展氛围日益融洽、民族团结力量持续凝聚,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五)坚持强化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支撑。在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中,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本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一是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评选。二是建设民族特色村镇,争取各方支持,建成一批民族文化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识、形象、符号等元素;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旅游”发展新模式,在文旅、农旅、体旅、康旅“四旅”融合上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招。三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申报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民族文化保障。四是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贯彻于治学全过程各方面,加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宣传教育。
      (六)坚持强化多元治理。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保障,必须与时俱进的调整完善民族政策法规,加强基层治理,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西三镇之所以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就在于坚定不移地抓治理抓制度,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多元治理结合起来,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中,一是加强民族工作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能力水平,增强各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结合实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转化成地方政策、法规,制定一批实用、管用的村规民约。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地域特色,在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做文章,巧妙运用发展成果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是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返回
顶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公众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