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上午,2020年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系列学术论坛第十二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班班多杰教授作题为《试论诠释学与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民族所副所长王锋研究员主持,赵天晓书记与民族所各学科60多位学者参加了论坛并进行学术交流。

班班多杰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他认为,研究藏传佛教应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中国佛教,二是印度佛教,并且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同时也要关注汉地佛教和藏地佛教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厘清上述问题,才能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及其中国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佛教的本土化问题上,需要始终遵循见、修、行三个思路去研判分析,既要探究藏传佛教,也要讨论汉传佛教的本土化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本位,分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如何从名词概念到基本理论改变并融合了印度佛教。研究印度佛教等外来宗教问题,必须取其珠而还其椟,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将印度佛教的合理部分吸收消化,而不能从思想上完全接纳,我们的主体思想还是儒道思想,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班班多杰教授提到,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遇接触——矛盾对立——融会贯通的过程。研究佛教的中国化,除了依赖例证和史料之外,还需要提升到理论的角度。其中,他特别提出加达默尔的诠释学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理论工具,来研究佛教中国化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合法性。

班班多杰教授特别谈到了佛教中国化研究中关于理解与诠释、主体与属性、本质与现象、同体与异体之间的关系,他喻以艺术品的复制品和原著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能否比喻成复制品和原著之间的关系呢?他认为,我们研究佛教,是中国背景下的佛教,如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的“前见”“前有”“前理解”,人的认识借助于人的前见、前有、前理解,即背景知识,中国文化背景已经烙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对外来宗教文化的吸收,肯定是在前见的基础上理解和吸纳的,然后就出现了历史传承物对当下产生的效果,即效果历史,借古鉴今,于是,历史与现代,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者都得到了有机的融合,即“视域融合”。因而,就有了“格义”,即用本土的思想去理解翻译外来的文化,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见、修、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理解。尽管理解千差万别,但是,一个经典文本的基本条件必须包含:真理性、原创性、传递性和开放性。这个属性也势必导致本土化和时代化,即时空特征。

班班多杰教授认为,一个经典文本的思想要通过语言实现,加达默尔也提出,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语言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一个民族的世界观,语言观就是世界观。中国的汉字,中国的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佛经从产生之处用梵文表达,传入中国后用汉语文和藏语文表达,用汉语和藏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佛教,是最本土的中国化。

在中国的条件下,必然具有中国的特征,这也涉及到创新与守正的问题。对此,班班多杰教授认为,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以中国化的理解方式包括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的中国化来研究佛教问题。

王锋副所长对班班多杰教授的报告作了简单总结,他说,班班多杰教授基于对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西方哲学的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阐发了藏传佛教中国化这一重要理论问题,有助于民族所同仁更好理解和把握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学术研究。参加报告会的专家学者与班班多杰教授围绕“藏传佛教和苯教的关系”“佛教去印度化与中国化问题”“大理佛教密宗和藏传佛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讲座后,班班多杰教授应邀访问了民族所藏学研究室和世界民族研究室。

返回
顶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公众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展入口